離開曼谷的日子到了,背起行囊離開住宿準備搭公車去火車站, 問了好幾個路人去火車站的公車得到不同的答案.旅伴看了他的離線地圖半哄半騙的開始了我們從考山路走路去華藍華藍蓬火車站(Hua Lamphong),約4.5公里的行程.
中間經過了中國城,還有各式專賣某樣東西的街道,我們經過了瓶罐街,工具街,佛具街,每樣主題街充滿了當地的生活感,看著各式老店家頗富趣味.若不是天氣太熱我會一直愉快的走下去. 旅伴愛廟, 途中經過了一堆廟,去到我都麻木了.

民眾們就在大廳內外照著佛書跟著和尚朗誦,那種對宗教的虔誠但又像生活中例行公事那樣自在隨意著實令我感動.離開大聽,機靈的旅伴望見廟裡提供的水要我拿他的空水瓶去裝, 這樣就可以省一些買水錢了.這寺廟提供的水似乎是山泉水,非常甜美,比外面買的水還好喝,害我想以後再花20門票進來喝水.



看來野餐文化不是只有在澳洲流行,在泰國似乎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在地上坐的位置之外,讓我眼睛一亮的還有和尚專門坐的位置區, 在泰國一路走來,遇見穿著袈裟和尚的比例高,加上民眾對宗教信仰的虔誠,使得泰國和尚在泰國地位崇高.
到了車廂尋找空位坐下,車廂內沒有冷氣只有風扇在轉,但似乎也改善不了車廂內的高溫,許多人拉開車窗讓車外炙熱的空氣進入讓車箱不至於悶. 炎熱的車廂加上火車一站站停留,使得這85.8公里的路程格外遙遠.想起以前來時搭乘的曼谷-大城直達巴士,不但準點又有冷氣,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超豪華的交通工具啊!

火車上的小販和叫賣真該申請世界文化遺產的無形文化財.每樣都很吸引我想吃看看! 果然是致命的誘惑,如果忍受不了這趟火車之旅下來,在食物的花費可能會比搭巴士直達到大城還貴!個人覺得泰國人算是愛吃的民族,在火車上坐在旁邊的阿婆或阿公三不五時就從手邊變出食物來吃,還是熱食喔! 看得我好羨慕.
就在車頂的不涼的吊扇和窗外迎來的熱風吹襲下,帶著疲累和口渴的身軀,還看完一部電影來到了我們的目的地-大城(Ayutthaya).
硬著頭皮問了ㄧ間在巷子裡感覺高級的旅舍, 一位年約60歲的婆婆坐在門口辦公桌,交涉後從一晚住宿400到兩晚600, 3樓房間有衛浴沒冷氣,最大的缺點就是房間很悶,或許是因為房間的對外窗戶緊臨隔壁建築所以空氣無法對流. 一樓大門有鞋架,要把鞋子放在外面不能穿進屋內也不能穿進房間. 安頓好後也入夜了! 便走路去覓食.
剛從曼谷到大城過夜ㄧ時間很不習慣, 住宿點入夜的大城很安靜,街道上很冷清.原該是週五熱鬧的夜店只見零散的西方遊客在店內用餐. 然而大城竟然有自己的百貨商場, 商場裡還有一家超市供應著便宜的點心和飲料. 晚餐就在商場附近的小店吃,
座位在路邊,在中規中矩的澳洲生活久了覺得很新奇. 而桌上的瓶裝水是要另外付費的喔! 吃完晚餐就帶著超市買的飲料麵包回旅舍. 此時我從新加坡樟宜機場買的愛爾蘭奶酒還剩半罐,旅伴抱著實驗精神混入不同飲料中,這次他把一整罐葡萄汁混入奶酒整個變得很像嘔吐物,害我們整瓶葡萄汁就這樣報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