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席桑碧寺,是大城時代的皇宮, 後來尖塔存放皇族的骨灰成為皇室的家廟. 原本有一座用了250公斤這麼多的黃金做成的大佛像,被鄰國軍隊入侵後毀於一旦, 黃金都被取走了,留下空蕩蕩的斷垣殘壁, 想起了中國的圓明園. 國王拉瑪一世把這裡的剩存的佛像遷移到曼谷停留在現今大皇宮旁的" 臥佛寺".
帕席桑碧寺最大的特色就是有三個特別巨大的尖塔像城堡般居高臨下注視著這個寺廟區.
周圍則是斷垣殘壁居多.一邊走在毀損的牆柱一邊想像著多年前這裡的皇宮是長什麼樣子? 這裡的皇族是過怎樣的生活呢? 不確定在這裡看到的一對小公雞跟小象雕塑是否在在這個園區拍的, 因為有些遺址相近, 又沒有明顯界線走著走著就走到另一個遺址去.
公雞在大城是吉祥物,在帕席桑壁寺再往東北走一點會到一間叫Thammikarat的寺廟, 裡面會看到一堆的公雞雕像圍繞在一位人像周圍. 這個人像就是當年靠鬥雞從緬甸王子贏回"大城"的泰國王子. 所以昂首鮮明的公雞就成為大城的吉祥物了. 但我們這次似乎沒走到這間廟, 還是裡面的雞走到帕席桑碧廟了呢?
帕席逛完循著音樂聲走,想說是哪裡來的美妙音樂呢? 再走進映入眼簾的是一間有著金色飛簷高聳的白色寺廟(後查,這是帕蒙空博碧寺) .在泰國有些寺廟進入要脫鞋, 有不少信徒在這裡求神問卜, 這裡的籤筒是像筷桶隨身攜帶的大小, 在這裡大家就一邊跪在神明前求事一邊抽籤還蠻方便的. 據說帕蒙這座廟命運多舛,被雷劈過又被緬甸軍隊攻打過, 不但寺廟受損,連神像也受損. 現在看到的帕蒙是重建過跟當初的建築外觀已有出入. 而修補神像時意外發現大佛裡面藏有許多小神像. 在這裡,我看到的是信眾對信仰的虔誠.
到了夕陽西下,景點區似乎就還給了當地人, 收票口的工作人員下班了, 自由進出,古蹟景點似乎變成的當地人消磨閒暇時光的公園.細想也是,如果從小就在這裡生長,這些古蹟就是相伴的鄰居吧! 1991 年被教科文組織鑑定成為世界遺產後,古蹟周圍的城牆是否就建起來了呢? 沉沒的大城又因為觀光客湧入而重新有了生氣.而有了專載觀光客遊古蹟的雙排車行業.幸與不幸要問當地人才能得到答案.但不變的是,這些古蹟到美妙的黃昏時光不會大門深鎖,變成自由入場,變成只有住在這裡的人才能享有的古蹟相伴.
其實我們之前參觀的所有景點都是"大城歷史公園的一份子" 因為對大城歷史不熟悉, 在我看來都是斷垣殘壁. 大致可以從塔的造型分辨出不同的區域. 這一區的塔像玉米一樣是屬於高棉式的建築. 據說這類高聳的玉米型塔,之前是舉行過皇家火葬儀式後蓋的. 這裡也有許多被破壞的佛像, 是在瑪哈塔寺裡. 整個大城都是歷史,值得慢慢走,好好看. 此時已經夕陽西下, 原本炙熱的陽光轉成溫和, 在歷史遺跡裡漫步,呼吸的是古早的輝煌. 金黃的陽光像濾鏡一樣,把整個園區染色成復古時節.售票口早已打烊, 當地居民輕輕鬆鬆入內好像來到公園一樣. 很喜歡泰國這樣的風情, 景點售票時間結束並不會把出入口都堵住,反而開放成為公園. "歷史並未離去,而是一直在生活中" 是我對大城的感想.
< 大城之街頭篇>
出門去當地傳統市場逛逛順便吃早餐,沿路攤販有許多好吃的,讓我流口水.融入當地人的生活,這樣簡樸,不急促的旅行反而讓旅行的記憶深刻而飽滿.即使只是天熱坐在路邊喝水看路人,發呆,旅行結束後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反而歷歷在目.旅行當下,有時需要充足的時間去消化才能在結束之後好好地反芻.在傳統市場晃了一圈後,最後決定在市場內一家有座位,不在路邊而且菜色感覺不會太辣的攤販內用餐. 店家還有圖文並茂的英文目錄可參考.不過對旅伴來說看別人吃的餐點比看菜單實際,他一直覺得別人點的菜色都比我們的大盤又便宜.
中午就一家簡單搭建的飯館吃飯,一樣點愛吃的打拋豬,老闆還附上一碗湯,好像在台灣喔! 騎到蠻荒涼的地方肚子餓詢問當地店家附近哪裡可以用餐, 老闆只到巷子內這家, 老闆說午餐都在這裡吃的. 於似乎我們來到只有當地人來的地方吃飯. 因為已經過中午用餐時間,老闆娘其實已經休息了,但還很熱忱招待我們,電風扇也特別般出來給我們吹, 真的受寵若驚啊!因為少有外國人光顧語言不通,,無法點餐,老闆娘還機智地拿出智慧手機找菜色的照片展示給我們看來點餐.
我們住的地方走出來就是這番純樸的大城景象, 樸實卻有一份清新的美好. 不知道是不是泰國人的習俗,這裡的雞籠都只是用竹籠蓋著的, 不像台灣人都關得緊緊的.
泰國人真的騎一台摩托車就可以作生意, 改裝一下就可以賣炸的食物,烤肉, 飲料,甜點什麼都能賣, 泰國經典景象之一.
在大城我們就是租這一台腳踏車遊遍大城景點,一台一天只要腳踏車50元, 特別選有後座的就可以兩個人共乘一台單車, 這樣兩個人分下來一天交通費只要25塊泰銖. 而且它的後座有軟墊坐起來很舒服, 位置又低, 真的可以隨時下車看景點. 租腳踏車已老闆開店,關店下班為一天, 所以越早租用, 可以使用單車的時間就越多. 下午為了趕還車時間就無法好好逛,努力趕在老闆關店前還車. 或許一開始租車時可以跟老闆商量能否多借半天,隔天早上開店還車. 這樣住在這裡的晚上還可以去看夜晚的古蹟跟逛夜市. 大城白天非常炎熱,也不多樹啊,高樓等遮蔽物, 在戶外騎車,墨鏡,帽子, 外套, 水都要準備好不要中暑了.
除了騎腳踏車, 搭雙調車遊大城的遊客也不少, 好處是不用自己找路,司機戴你遊大城, 到了景點要待多久就待多久, 又可以體驗泰國當地交通工具,頗受歡迎. 不過沿路這麼多景點要重複下車,上車,久了也累吧! 另外景點門口大部分都會有小攤販, 有的攤販不賣景點模型等紀念品反而賣色彩繽紛的玩具,很有趣.
忘了要騎去哪裡,經過河, 橋面很大,感覺過了就會熱到乾掉那樣. 在河上還看到船上面不是載人而是載像泥土或是礦土那樣的貨物. 過了橋到了一家便利商店, 連狗都選在會有冷氣外洩的自動門口休息. 只能說泰國人真的很溫和,能更動物和平相處,像在台灣狗都會被趕走吧! 外面這麼熱, 看到狗在能吹到冷氣的地方休息,我也好像跟著他們一起躺在門口吹冷氣睡覺喔!
結束一天的行程,太陽正在西下.跟澳洲濃烈的太陽不同, 帶著一層朦朧美, 一路追逐著即將下山的濃烈夕陽不禁覺得浪漫. 此時華燈初上, 晚餐時間也到了, 鬧區的街上擺滿了桌椅等待著用餐的顧客上門, 這就是東南亞的瀟灑自由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