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前一晚入住旅社後在網路上又發現一家 CP 質更高的旅社,實地探訪後決定轉換陣地讓我們未來一星期的生活都在這裡定下來.旅館像是出租公寓,中間有天井,可以跟新鮮空氣接觸我很喜歡. 房間很大, 有衛浴,家具有點舊但是乾淨整潔.跟老闆娘以多天數的數量來談價最後談到6天1350泰銖(不含冷氣空調), 平均下來一個房間一晚只要225泰銖, 清邁真的可以長住,常來玩.
走到當地市場時在市場晃了一圈最後決定一早來吃東北的菜飯,點了三道菜和兩晚糯米飯, 加起來約 100 泰銖, 雖然點餐前有詢過價但真正結算時還是讓旅伴覺得買貴. 繼續往古城東門佩塔門前進, 雖然沒去過北京的天安門但在佩塔門前的廣場,看到成群的鴿子和不甚清晰的空氣讓我頗有在北京旅行的感覺. 今天就在古城內閒晃,旅伴喜歡廟因為它們漂亮又不用花錢,清邁古城內又有超多廟可看.所以我們就一路走一路看到廟就進去逛.
整天下來都不知道自己逛了多少間廟,清邁有好多好多的寺廟, 有一間大廟是一定會記得的, 它位在古城中心處,不管從古城哪一方逛進來總是會經過,這間廟就叫柴迪隆寺(Wat Chedi Luang,又稱聖隆骨寺).廟後面有一座全古城最高建築物的佛塔遺跡,佛塔上有佛像,佛塔下有雕刻精細的巨大神獸,這座保存完整的巨大佛塔真是令人嘆為觀止.而這個寺廟很特別,有搭棚子的,是要幫信徒遮陽嗎? 但是棚子搭很大,應該不是純粹遮陽,是不是要辦什麼活動呢?
柴迪隆寺是當時的蘭那國王Saen Muang Ma建造來存放父親的遺骨.而曼谷大皇宮的玉佛也曾經存放在這裡超過80個年頭. 因為這座寺廟(主要建築是大佛塔)是清邁古城裡最高的建築, 所以很容易辨識跟被吸引而來. 但是最高的大塔在16世紀被地震損毀過,跟緬甸的戰爭也被波及. 現在看到的大塔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重建的. 據說廟的建築風格混合錫蘭跟印度風格. 個人覺得有大象駝著的雕像是錫蘭(斯里蘭卡)風格, 而一層一層疊上去的高塔建築屬於印度風格.
對我而言清邁的寺廟建築最大的特色就是有許多豪華精細的裝飾,和飛舞的屋簷.清邁以前屬於蘭那王朝(Lanna), 不屬於泰國,反而跟周圍的緬甸,雲南相近.所以它的寺廟建築風格跟之前逛的素可泰,大城,曼谷很不一樣. 清邁的寺廟在門口有屋簷, 如果屋簷是單一圓弧是緬甸統治時期建的, 如果圓弧中間有垂下來就是標準蘭那時期的建築.

照片取自網路
炎熱的天氣裡行走 對於我們最大的享受就是坐下來喝杯便利店的冰咖啡,只可惜泰國的小七不像台灣的內設座位,要不然可以一邊喝飲料一邊暫時遠離讓人疲累的炙熱讓人舒緩一下身心該是多麼開心的事. 終於逛到黃昏, 一天走下來古城的主要道路也走了好幾遍, 於是特別走出古城外到了賣場,擺了滿滿的攤位好熱鬧. 晃來晃去點了一份20泰銖的便宜點心- 椰奶撻(Khanom Krog) ,主要就是用椰奶去烤的小點心, 上面灑有一點玉米,蔥花或原味,三種吃起來味道插不多, 淡淡的椰奶香吃起來不膩,外皮有點焦焦脆脆的,內餡柔軟如泥, 不會太甜椰奶味也不會太重,應該是台灣人能接受的小點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